【独家焦点】《今日聚焦》——寻找土特产变身金饭碗的路径(一)土豆的“魔法”

时间:2023-05-04 06:54:09来源 : 兰州新闻网

视频加载中...

在我们的菜篮子里,没有哪种蔬菜能比马铃薯更百搭。被誉为“国菜”的马铃薯,是甘肃农业产业化最早、产业链最全、竞争力最强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说起马铃薯产业,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了,这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种植历史长达200多年。今天,我们走进定西市安定区,探索一颗土豆的“神奇魔力”。


(资料图片)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甘肃省第一家民营马铃薯研究及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研究所所在的安定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强、加工产能集群度最高、农户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的县区,但如此强有力的优势背后,依旧存在薄弱之处。目前,国外的马铃薯品种占据着部分国内市场,这让研究所感受到压力和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安定区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为19家种薯企业厚植发展沃土,构建“温室生产原原种、基地扩繁原种、田间应用一级种”的梯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争取早日让“中国薯”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新品种的繁育道阻且长,同样,栽培技术的发展也在经历漫长的跨越。经过一代代改良升级,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椰糠培育技术终于成熟,申请到了发明专利。相较于过去的蛭石栽培,椰糠栽培的出薯率提高了两倍,也更加环保。

地形复杂,极度缺水。定西,并不是耕种谷物的理想之地。然而,相对集中的降雨和砂质土壤,却赋予了这种根茎植物生长的魔法。在政策红利支持下,像这样的合作社、种植基地在定西广袤的土地上次第落地,基地的高标准、科学化,让当地百姓大为受益。

辛苦劳作的人们,选择在地头解决午饭。土豆有一种最原生态的吃法,土锅锅。撅土垒石,就地焖烤,褐变反应让内部香气聚集。三四个小时后——是不是沙瓤松软,是当地人评判土豆品质最直观的标准。

口感朴素扎实,温暖熨帖。土豆的魔法,不仅在于几百年来都出现在定西人的一日三餐里,更神奇之处,是时间轮转下品种的更替演变。今天定西人广为种植的新大坪,是薯农们引以为傲的本钱。

当地人并不满足土豆简单的烹饪,他们还有更加精细的加工方式。从块茎中提炼淀粉,加开水和成团,反复搅拌,淀粉分子逐渐勾连,形成稳定顺滑的胶质,在接近沸腾的水中熟化定型,迅速降温,挂起晾晒。制作土豆粉,定西人深谙其中的诀窍,粉条纯净光亮,整齐柔韧。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打通地域限制,定西粉条逐渐被全国认可,就在4月14日,“定西宽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于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也成为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又一大跨越。

粉条被送上各地的餐桌。烹饪,调和,百味生香。下粉,起锅,一气呵成。可清淡、可油润、可厚重。定西宽粉再佐以定西浆水,特产与特产的邂逅,又一次惊艳味蕾。

街头巷尾的小店,藏着最纯正的美味。这家开在定西市老城区的烤馍店,凭借着独特的口感,收获不少回头客。美味背后的秘密,是马铃薯的又一种全新形态。

马铃薯全粉,是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过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脱水干燥而成。将马铃薯全粉与面粉精准配比,便能获得舌尖上的全新体验,也让马铃薯主粮化的地位愈发稳固。

推动马铃薯精深化加工产业发展,是定西市安定区这些年的重点工作这一。以主食化、工业化、鲜食化为方向,安定区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11家,与康师傅、徐福记、上好佳、海底捞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供销关系。

土豆用精彩的魔法打造出一条全产业链,2022年,定西市仅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就多达100万亩,总产量189万吨,马铃薯加工能力73万吨,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能获得收入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

马铃薯从不介意自己的位置和价格,更不拘泥于厨房功夫赋予它的千姿百态。人们怀着对它的理解,不断探索它不为人知的三餐味道和广阔前景。

马铃薯在定西人的餐桌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薯色薯香,养育一方百姓,造福千家万户,如魔法,更是馈赠。它见证了定西人民自力更生、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奋斗历程。品种不断改良,耕作方式不断进步,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甘肃马铃薯产业也正在迎来无限可能。我们期待着,土豆的“魔法”带给甘肃更多惊喜。

关键词: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