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大法案出台后制造业回流效果如何?

时间:2023-04-17 18:25:08来源 : 第一财经资讯

在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之后,美国制造业回流效果如何?

根据外媒汇编数据,自从2022年美国国会通过上述法案以来,各国企业已经承诺向美国制造业项目投入超过2000亿美元。

其中,针对半导体和清洁技术投资的投资几乎是2021年的两倍,是2019年的近20倍。2019年上述行业总投资价值在10亿美元左右的项目有4个,2022年8月之后有31个。


(资料图片)

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企业对美国制造业的计划资本支出已超过400亿美元。而随着LG、韩华和隆基在过去一个月都宣布了相关投资计划,对美制造业大规模投资总额在本月14日达到了2040亿美元。

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谈到近几个月投资激增时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美国投资的板块正在发生变化。”

两大法案促进

2022年8月,美国通过了两个促进制造业回流的法案,分别是《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

前者包括3690亿美元新能源技术补贴,于2023年生效。当前美国对购买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该法案对这一税收优惠的获取资格进行了修改。修订后的抵免资格取决于三个条件:汽车的最终组装是在北美进行的;汽车电池关键矿物要有一定比例来自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电池组件有一定的比例是在北美制造的。不满足要求的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如果电池中含有的任何关键矿物是由“受关注的外国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则会取消税收抵免资格。

后者则包括用于刺激半导体制造业的390亿美元资金和价值240亿美元的制造业税收抵免。

在上述政策出台后,根据外媒汇编,自去年8月以来,有大约三分之一对美投资承诺的资金来自总部位于美国之外的企业,其中来自韩国和日本的投资占外国投资的大部分。

截至目前,已宣布的价值超1亿美元的制造业项目超过75个,主要方向为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和清洁能源部件制造工厂。

据分析,这些投资将在美国创造约8.2万个工作岗位,并且随着美国政府就税收抵免提供更多细则,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项目。

“这些投资的规模加起来相当惊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亨德克斯(Cullen Hendri)表示,“就供应链发展而言,这是试图以一种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未曾见过的方式加速。”

以电动汽车为例,投资咨询公司BCAResearch助理副总裁何敬媛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汽车企业在北美建造工厂的投资决策,其动机既来源于《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也被利润丰厚的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吸引。

而且,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需要其电池中一定比例的关键矿物来自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她表示:“此外,补贴还与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的比例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比例要求都处于不断升级的规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将没有资格获得补贴,这将为这些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留下更多的市场份额。”

专家:欧洲争取与美国讨价还价的地位

美国的上述政策引起了欧洲和亚洲盟友的不满,后者称此类高额补贴和美国制造的要求等同于贸易保护主义。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分裂西方”。

作为对冲,欧盟委员会在上个月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意在确保欧盟能够获得安全、多样化、负担得起和可持续的关键原材料供应。

《关键原材料法案》和《净零工业法案》提案,是欧盟《绿色新政工业计划》的两大支柱,旨在振兴欧洲新能源行业,促进相关产业投资。

在《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中,欧盟设立了4个目标: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在欧盟内部提取,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在欧盟加工,回收至少15%的原材料,以及在任何相关加工阶段,来自单个第三方国家每种战略原材料的年消耗量不超过欧盟年消耗量的65%。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数位中外专家都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低。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经济学教授、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法塔斯(Antonio Fatas)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欧盟的计划很难真正实现,“我认为这是一种野心和愿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如果欧洲不加强保护、不提出进攻性的措施,未来就会进一步丧失比较优势,后果包括技术流失、关键原材料被一些国家控制等,从而被迫付出经济和政治代价。”

“这种认知上的变化必然反映在政策上。欧洲更强调保护主义,维护自身经济和技术安全,加强对内部市场的保护。这一方面体现为对外来投资加大审查和限制,另一方面就是《关键原材料法案》这样的举措,建立一套自己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他解释道,在捍卫欧洲主权、保护欧洲经济安全的名义下,欧洲加重了保护主义倾向,这种保护主义还带有进攻性,希望用这种规则影响其他经济体、甚至影响世界经贸规则。而这不是欧洲独有的现象,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不同程度重新评估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但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平衡,需要各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

《通胀削减法案》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在欧洲看来,尽管拜登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调整了对欧策略,但核心和实质没有改变,还是美国利益优先,用美国擅长的单边主义手段和其他经济体竞争,其中也包括欧洲。”

“所以,或许欧洲不会公开挑战美国的所谓领导地位,但从实际政策和行为上,欧洲会逐渐争取与美国平等地讨价还价的地位。”崔洪建表示。(记者高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